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行政区划代码|人口|面积|邮编

来源:互联网时间:2023-01-26 10:12:34标签: 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代码

普安县隶属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,距首府兴义市89公里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,县名寓“普天之下,芸芸众生,平安生息”之意。2015年,全县总面积1454平方千米,辖2个街道、8个镇个2个乡,县城所在地盘水街道;有耕地面积25.4万亩;全县总人口33.19万,居住着汉、苗、布依等十多个民族。

区划名称普安县
行政级别
区划代码522323
辖区面积1454 km²
人口数量34.89 万人
车牌代码贵E
电话区号0859
邮政编码561500
行政驻地盘水街道西街12号
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
地理位置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

普安县行政区划

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
盘水街道522323001
南湖街道522323002
茶源街道522323003
九峰街道522323004
龙吟镇522323101
江西坡镇522323103
地瓜镇522323105
楼下镇522323107
兴中镇522323108
青山镇522323109
罗汉镇522323110
新店镇522323111
白沙乡522323200
高棉乡522323201

普安县建置沿革

普安始于春秋时期,“普”字源于“濮”(人)的谐音,“安”为安定。普安,即“濮越”人平安生息之地。

春秋战国时期,属夜郎国。

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,为漏江县,隶牂牁郡。

汉元封(前110年)至东汉末(220年),为漏江县、贲古县。

蜀汉(221年)至魏景元(260年),为贲古县,隶兴古郡。

晋泰始至太元(265~376年),为漏江县,改隶建宁郡,贲古县地。

南朝(420~589年),宋齐时期,为漏江县,改隶建平郡;梁陈时期,为乌蛮之地,阿外格(地名)。

隋(581~618年),为乌蛮七部之一的暴蛮部之地。

唐武德四年(621年),为西平州。

唐贞观八年(634年),为盘水县。

唐天宝至会昌(742~841年)、五代(907~960年),为于矢部地(自杞国)。

南宋咸淳六年、元世祖至元七年(1270年),为于矢万户府。

宋景炎元年、元至正十三年(1276年),为普安路。

明洪武十五年 (1382年),改为普安府,随置普安卫,隶云南布政司;二十三年(1390年),置安南卫(卫治今普安江西坡);同年置新兴、新城二所隶安南卫(新兴所即今普安县城);二十五年(1392年),迁安南卫治尾洒堡(今晴隆县城)。

明永乐十一年(1413年),安南卫新兴所隶贵州布政使司。

明万历二十年(1592年),新兴所随安南卫改隶安顺府。

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置普安县,自此起县名始定。

清康熙二十二年 (1683年),县治由新城所迁至新兴所(今普安县城),同时割安南卫的兴仁、兴让二里及阿计、安逸二营隶普安县。

清雍正五年(1727年),改隶南笼府。

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,置普安县新城巡检司,改新城为新城镇。

清嘉庆二年(1797年),改南笼府名为兴义府,普安县隶兴义府;三年(1798年)置县丞于新城,知县与县丞分疆而治。

民国元年 (1912年),裁新城县丞,以其地分设兴仁县。

民国二年(1913年),州、厅一律改为县,省下设道,普安县改隶黔西道(道治安顺)。

民国三年(1914年),黔西道尹刘显潜报准调整兴义、兴仁、盘县、普安等县插花地。

民国十二年(1923年),废黔西道,县直隶省。

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全省分建十一个行政督察区,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兴仁,普安县隶之。

1949年12月,普安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式成立,驻地盘水镇,设置5个行政区,区下设2镇、9乡。

1950年3月,普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,将原来的5个行政区改成3个行政区。

1952年7月,兴仁专区改称兴义专区,普安县随之改隶;1953年4月,普安县划为44个乡镇。

1956年7月,兴义专区撤销,普安县改隶安顺专区;同年,普安县第一区更名地瓜区,第二区更名青山区,第三区更名兴中区,第四区更名盘水区。1958年12月,晴隆县辖区全部并入普安县,驻地盘水镇。

1959年,实行人民公社化,全县行政区划为8个人民公社、71个管理区。

1961年8月,恢复晴隆县,原晴隆县管辖的区、乡全部划归晴隆县,普安县划为地瓜、青山、兴中、盘水4个公社,下辖33个管理区。1962年3月,撤销大公社,复置4个行政区,将33个管理区调整规划为22个公社。

1965年7月,恢复兴义专区,普安县划归兴义专区管辖。

1967年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普安县人民委员会改称谓为普安县革命委员会,隶属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。

1970年,兴义专区改称兴义地区,普安县隶属兴义地区管辖。

1982年5月1日,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,普安县隶属黔西南州管辖。

1984年4月,公社名称全改为乡,盘水镇升格为区级镇,7月撤销罐子窑和青山2个公社。

1986年12月,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区、1个区级镇、34个乡、2个乡级镇。

1992年1月,撤销地瓜、青山、兴中、盘水4个区,设8镇6乡。

2007年9月,撤销乡镇设置的44个管理区,将原来设置的167个村、3个社区和下设的1264个村民组整合为75个村、14个社区并下设1094个村民小组、169个居民小组。

2015年1月,撤销8个乡镇,改置2个街道办事处、3个镇,相应进行行政村、社区隶属调整,总量不变。至此全县辖2个街道、8个镇和2个乡。

普安县地理环境

位置境域

普安县位于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,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,东经104°51′10"~105°09′24",北纬25°18′31"~26°10′35",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。乌蒙山脉横穿县境,中部地势高起,将全县分为南、北两部分,南部地势向西南倾斜,北部地势向东北倾斜。东与晴隆县接壤,南与兴仁市、兴义市相连,西靠盘州市,北与水城区、六枝特区相邻。

地质地貌

地质

普安县境地层出露显示多样,结构复杂,古生代、中生代、新生代的地层均有分布,其中以三叠系分布最广,二叠系次之,其余的泥盆系、石灰系、侏罗系、第四系均为零星分布。出露最老地层属泥盆系罐子窑组,最新属第四系全新统。境内岩溶地貌发育,出露地层主要岩类为炭酸盐岩、砂页岩、玄武岩,以炭酸盐岩分布最广,约占总面积的57.6%,砂页岩37.1%,玄武岩29.3%。由此发育的土壤,土层薄、有机质少、生物种类不多,生态环境脆弱,水土流失严重,容易造成石漠化。

地貌

普安县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,县境呈不同规则南北向长条形。地势特点是中部较高,四面较低,乌蒙山脉横穿中部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: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,北部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。主要山脉有:中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乌蒙山,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卡子坡山,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普纳山。这些山脉走向都顺应新老地质构造走向的分布,构成普安地貌骨架。普安县平均海拔1400米,境内最高峰长冲梁子位于中部莲花山附近,海拔2084.6米,最低点石古河谷位于北部,海拔633米。

土壤特征

普安县境土壤类型多样,形成因素主要是母质、地形生物气候等自然及人文活动影响。共有山地灌丛草甸土、山地黄棕壤、黄壤、石灰土、紫色土、潮土、沼泽土、红壤和水稻土9个土类,27个亚类,72个土属,150个土种。其中,山地灌丛草甸土占土地总面积的0.09%,该类土土层浅薄,矿物质风化度较弱,表层黑色,富弹性,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或山脊平缓部;山地黄棕壤占土地总面积的16.3%,分布在海拔1700-2000米之间,其类的耕作土为灰色土亚类;黄壤是境内主要的土壤类型,占土地总面积的40%,广泛分布在海拔1900米以下地带;石灰土主要分布于石灰岩集中出露区域的缓坡、洼地和石旮旯地段,占土地总面积17.25%;紫色土占土地总面积的3.2%;潮土占土地总面积的0.08%,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沿岸,多为高产稻田土壤;灌淤土占土地总面积0.07%;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1.08%;水稻土是县境内耕作土壤的主要类型, 占土地总面积的5.56%。

气候特征

普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,其特点是四季分明,雨热同季,春秋温和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。多年平均气温13.7℃,1月平均气温4.6℃,极端最低气温-6.9℃(1977年2月9日);7月平均气温20.7℃,极端最高气温35.1℃(1994年5月1日)。最低月均气温-2.2℃(2008年2月),最高月均气温26.8℃(2011年8月)。平均气温年较差16.1℃,最大日较差23.3℃(2006年3月17日)。生长期年平均280天,无霜期年平均290天,最长达348天,最短为234天。年平均日照时数1528.3小时,年总辐射103.25千卡/平方厘米。0℃以上持续期298天(一般为3月1日~12月1日)。年平均降水量1395.3毫米,年平均降雨日数为227天,最多达271天(1984年)。极端年最大雨量1841.3毫米(1983年),极端年最少雨量668.3毫米(2011年) 。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,6月最多。

水文特征

普安县境内河道属南盘江、北盘江两大流域。其中南盘江流域面积692.2平方千米,占48.8%;北盘江流域面积732.8平方千米,占51.2%。主要河道有四级河乌都河、马别河、新寨河、石古河4条,总长199.6千米。河流总长度374.3千米,河网密度26.19千米/平方千米,径流总量10.03亿立方米,年排涝量13.44亿立方米,年最大排涝量19.8亿立方米。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乌都河,从西至东流经境内三板桥镇、窝沿乡、罐子窑镇、龙吟镇,长41.8千米,流域面积732.8平方千米,年均流量28立方米/秒,主要支流有上寨湾河、大桥河、鱼洞河。

植被特征

普安县地处珠江上游,地势起伏,地形破碎,立体气候明显,适宜多种植物生长,森林覆盖率27.3%,是珠江防护林的重要生态建设区域。本县植被类型复杂多样,呈垂直带发育。主要植被带有高山灌丛草甸带;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和针叶常绿、阔叶落叶混交林带。海拔1800米以上主要为高山灌丛草甸带,偶见一些落叶乔木呈矮曲林景观;海拔1800—2000米主要为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;海拔1800米以下主要为针叶常绿、阔叶落叶混交林带。

自然灾害

普安县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、洪涝、风雹、凝冻、倒春寒、秋季低温绵雨等。旱灾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重旱以上等级,春旱主要发生在11月~次年4月,夏旱发生在7月~9月。风雹灾平均一年发生2次,主要发生在4月~ 7月。凝冻灾害每年均有发生,主要发生在1月~2月,最长凝冻时间可达40天。

普安县自然资源

矿藏资源

截止2011年,普安县地下矿藏有煤、黄金、铁、硅、铅、锌、磷矿、石膏、大理石等28种。其中煤炭理论储量172亿吨,为黔西南州煤碳储量的49.33%,规划采用储量32.5亿吨,主要分布在老鬼山背斜的楼下镇、青山镇,盘南山背斜的地瓜镇、江西坡镇、新店乡,土城新田测区的窝沿乡,楼下、地瓜、青山幸福等煤田规模最大,其他各乡(镇)亦有分布,现有兴安、贵全、安宁、宏兴、郭家地等26对生产矿井;黄金储量丰富,泥堡矿区储量为800~1000金属吨;铅锌矿为铅锌共生矿,储量约16.5万吨,其中铅6.7万吨,锌9.8万吨;铁矿总储量214.28万吨;钾矿储量约400吨;大理石矿点8个,面积7.5平方千米,储量约2亿立方米。

生物资源

截止2011年,普安县境内野生动物有二类保护动物恒河猴、水獭、雀鹰等10余种;三类保护动物有红腹锦鸡和蟒蛇等;境内野生植物以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为主,共118科,639种。

普安县人口民族

人口

2017年末,普安县总人口34.89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.63万人,城镇人口6.94万人,乡村人口27.95万人。人口出生率1.15%,自然增长率0.65%,符合政策生育率90.21%。

民族

2013年末,民族以汉族为主,达23.82万人,占71.77%;有苗族、布依族、黎族、彝族、回族、白族、水族、侗族等30个民族,共9.37万人,占28.23%;超过1万人的有苗族、布依族、黎族。

布依族2.95万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1.48%,主要分布江西坡、楼下、高棉、窝沿、罐子窑、龙吟等6个乡(镇);

苗族2.93万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.63%,主要分布在龙吟、白沙、罐子窑、高棉、窝沿、江西坡、地瓜、新店、青山、雪浦等10个乡(镇);

黎族1.31万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7.68%,主要分布在新店、雪浦、楼下、罗汉、三板桥等5个乡(镇)。

普安县风土人情

民族文化

普安县为多民族聚居地区,民族文化有苗族的“惹捱德亘”(芦笙棒舞)、采花风情、喇叭苗服饰,彝族的海马舞、 横山歌圩等。

苗族芦笙棒舞

苗族芦笙棒舞为县城东北41千米白沙乡莲花寨的苗族民间舞蹈,苗语称“惹捱德亘”,意为“苗族(歪梳苗)撵山舞”。起源于远古祭祀活动,由绞谷(亘子鼓)、索亘(昌子飘)、高桩德亘(港格亘)、嘞干赤四部分组成。舞蹈时,十余人至数十人分别持芦笙和木棒奏乐,再现围猎、跟踪追击、搏杀捕获的原始狩猎活动场面。

彝族海马舞

传于地瓜镇格拱、三板桥镇梅子井一带。

海马舞源于彝族祭祀活动,应用于婚丧、农耕、庆典、节日等场合。海马舞表演三人一组,其中一人扮马哥,二人扮烈马。表演由四个阶段组成:马帮跋涉;调遣烈马;烈马争斗;降服烈马。伴奏以皮鼓为主,以钹、锣为辅。

土特产品

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茶叶、薄壳核桃、麻糖、牛干巴、龙溪石砚等。

普安县风景名胜

截止2010年,普安县境内的历史人文景区有普安夜郎遗址群;天然风景区有“青山溶洞群”和“普白森林公园”等;省级以下风景名胜区有“水墨金州十八景”之一的“烽火驿道—松岿寺”;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松岿寺、白沙烽火台、铜鼓山遗址等3处;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陇家桥、青山清真寺等2处;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。

普安夜郎遗址群

位于县城南22千米,分布在青山镇、雪浦乡、新店乡境内,景区面积400平方千米,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,由青山镇铜鼓山遗址、大坡顶遗址、营盘山遗址、大营山遗址、小营山遗址、大园子遗址、狮子山遗址,雪浦乡铜壶山遗址、土司湾遗址、倪大箐遗址,新店乡屯脚河遗址共11处组成。

崧岿寺

位于普安县城北十五公里的罐子窑镇谭家湾崧岿山顶。黔滇古驿道经此而过,该寺始建于明代中叶。崧岿山周围有五条似龙的山岭环绕,俗称“五龙观”。清顺治年间,曾人善权云游至此,取青松高大挺拔之意,改称“崧岿寺”,1985年12月,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保护单位,200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。

南山湖

位于县城西南郊,为人工湖泊,湖容量134万立方米,景区面积约1.8平方千米,始建于1959年。景区三面青山环抱,四时松柏长青,湖水清澈透明。主要景点有望湖崖、螺蛳湾、水怪石、青漪桥、湖心岛等处。

大家都在看